|
校园空气质量(AQI指数):良(77)
|
“青春墨痕话成长”2022级高一年级大会
信息来源:时间:2022/9/23 17:00:00
    2022级高一学生来到延安中学学习已经四周,在9月23日的年级大会上,八位学生代表从住宿生活、班级工作、时间管理、延安精神四个方面,与在座同学分享了自己的成长故事。



高一(1)班杨璧汀同学(节选)
    在延安三个星期的培养下,我们学会了独立生活的多项技能,如高效清洗衣物和洗漱用具、干净利落地整理床铺和被单、井然有序地收纳书册与文具、认真积极地参与大扫除等等,各方面都取得了可喜的进步。就拿宿务整理来说,在此之前都没有过住宿经历的我们,第二天早上不出意外得了8.9分。但是我们三个乐观的姑娘没有气馁,而是钻到那些满分寝室里,和大家探讨:被子怎样叠更规范?写字台如何收纳更整洁?房间里还有哪些小小角落需要擦拭?在之后的整理中,我与舍友更仔细地实践操作,进行相互学习,最终在接下来的分数里,取得9个10分的结果。兴奋之余,我们也渐渐地树立劳动意识、养成劳动习惯、学会劳动技能,懂得劳动教育的意义和价值所在。正所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从生活细节做起,养成自我管理的好习惯,才能让我们更好的学习与成长!



高一(3)班任悦同学(节选)
    还清楚记得我们第一次踏进延安校园,满怀期待与紧张;第一次走进教室,看到要一起学习的新同学们,满心欣喜;第一次开年级大会,听老师们说着些严格的校规和要求,我们谨记于心;第一次进入寝室,我们手忙脚乱地打理,经过多次调整终于获得满分寝室的荣誉;第一次接触高中新知识,体验到了难度,我们学会课后勇于提问、学习去整理归纳;第一次主动向老师问好、第一次在教室晚自习、包括第一次犯错等等……
    在延安的每一个“第一次”都是一个崭新的挑战,或许在座的你们也已经历了许多个“第一次”,它们是无法用结果的成功与否来评价的,最可贵的是从中获得的成长。
    成长的路很长,还有很多个“第一次”,勇敢地去面对、去迎接、去挑战吧,一起走向更远的未来!



高一(4)班杨佳融同学(节选)

    进入延安,非常荣幸担任了高一4班的班长。这个职位既给了我为班级服务的机会,也对我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近一个月的工作,我深刻的体会到要想做好班长,责任心必不可少。入学前,我就帮助老师收集同学们的核酸阴性报告,我会在收集后进行检查,并且统一格式后再交给老师。一件收集信息的小事,能否做好,其实也体现了我们是否具有责任意识。

    正式开学后,在日常工作中,尤其是在自修纪律、课间纪律方面,我作为班长,既要做好表率,又要去监督提醒其他同学。遇到班级里出现的一些不良的行为,我也会积极的和同学、老师进行沟通,减少此类事件的发生。除此之外,班级里还会遇到有人受伤或生病等突发状况,这时班长也要协助老师进行处理。在刚开学的时候,我们寝室一个同学在打羽毛球的时候受了伤,我主动去联系了班主任和年级组长冯老师,帮助老师一起联系了同学家长。我们寝室的其他成员,也都主动的照顾受伤同学,直到家长将他接走。

    在这些工作中,我都始终记得我是4班的班长,帮助老师管理班级,为大家服务是我的责任所在。




高一(7)班廉宸哲同学(节选)
    在初中,我是团支书,到了高中,班主任让我担任班长。团支书更倾向于组织各种团内活动,而班长是老师的帮手。高中的班内事务繁杂,要协助老师完成各项任务,也要获得41位同学的认可,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组织能力是我遇到的第一个坎,在开学前,班级里的同学尚且认不清楚,很多事情也不知情,闹了不少笑话,例如在大会点人时只少了一位同学,却需要花上很多的时间去寻找谁迟到了。作为班长,我要求自己尽快认清大家,这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在核酸时,点名完全不必了,走一圈,在脑中便可以知道谁不在,从而节省了大量的时间。
    作为班长不可能一帆风顺。能力越大,责任越大,这就让我回想起这周日晚,本应是寝室晚自习的时间,我却在无休止的大声喧闹,这使得寝室另外三人无法安心自习。很快我就被老师发现,在老师的教育声中,我认识到作为班长应该树立起榜样,以更严格的要求对待自己,而不是在错误的时间做错误的事情。我应该对自己有要求,对班级同学负责,这是我们每一个班委的初心与使命。



高一(8)班马竞元同学(节选)
    鲲为鱼,化而为鸟则为鹏;鸟无翼,亦可借双翅游远方。“成长“是一个鲜活而生动的词。来到延安,我也开始了我的成长。还没见过晚上九点的洛杉矶呢,先见了晚上九点的延安。第一次晚自习下课时,我这样想。延安的跑道和路一样直铺开很远,四平八稳。我渐渐意识到,我将要在这里打开的,是很广阔的未来。
    从小学开始投身干部生涯的我,曾经坚定认为为班级工作只要成绩好,便可接受同学的团结,大家的肯定。可当我在这里遇见了许多各有所长的朋友们后,我意识到:别人尊敬我,不是因为我很优秀;而是因为,别人很优秀。比如,作为班长的我在每日组织核酸时,有时点名一时忘了病假同学,幸亏有周围提醒。
    立德立言,自信自强。我们在这里,致敬远方。借着这一点一滴的积累与成长,纵使时光必定匆匆流过,惟愿风正一帆,此间少年。也不枉这过去的成长,也不负这开到嫣红的青春一场。



高一(9)班何思贤同学(节选)
    在初中时,我常常透支睡眠时间以求学习时长最大化,每一天都被时间支配。来到延安后,严格的就寝时间迫使我摒弃了以前熬夜的坏习惯,养成了规律的作息和生物钟,伴着鸟鸣感受清晨第一抹阳光的生机,心情也逐渐向好,活力满满地开启每一天。住宿经历使我的自律性得到了很大提高,早晚在寝时,我和室友们会自觉安静地预复习,互督单词课文背默打卡。

    时间煮雨,岁月逢花。余世存在《时间之书》中写到:“你做三四月的事,在八九月自有答案”。所以坚持每天做好一件事,就能每天进步一点点。再小的努力乘以365天都很明显,再大的困难除以365天都变得微不足道。鲜衣怒马少年时,让我们从现在开始珍惜当下,做时间的主人,不负炽热理想,不负青春三年时光。

    (何思贤同学病假,由訾乐喆同学代为发言。)




高一(10)班李灿然同学(节选)
    进入延安中学已经一个月了,“走进延安门,就是延安人”作为一个“见习”延安人,今天我想从个人角度与大家谈谈这几周中我作为一个“人”的成长。
    我的初中一个班级只有二十几人,一个年级不过90多人,在面对1000多人的学校,偌大的校园,有很多人也不免有些惊愕。比起集体,我更愿意将这里称为一个微型的社会。社会中人性格各异,我见到了太多与我大不相同的人,像是一滴杯子里的水掉入了汪洋。可比起被淹没,在这里,我收获了自己的第一份成长:我看得更广了。从相机变成了拍照无人机,欣赏到了更多的风景。
    衡量一个摄影师的标准,当然不只是看他画面拍的有多广,还更在于对细节的处理有多高清。幸运的是,在这里,我同样有了这样宝贵的机会。住宿生活给我提供了与同学更多相处的时间,我对于同学的了解也越发深入。
    我们如今大多没有兄弟姐妹,但住宿生活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别样的学习机会,我们逐渐意识到,“我”并不是我的全世界。我们真正走出了父母的羽翼,用自己的羽毛来感知世界。这是我收获的第二份成长:我看得更深了。作为一名摄影者,我的镜头从高清变成了蓝光。



高一(11)班陈悦扬同学(节选)

在初中4年中我们积累了许多知识的基础、生活的常识,现在脱离了父母的羽翼,寄宿制高中给予我们完全独立的空间,促使我们在最短的时间内激发出最大的潜能,快速适应融入。

令我感受最深刻的,是一种心态的转变。我逐渐生出一种新奇与不安并存的感觉,这是一种真正独立后,怀揣着对未来的期待,却又有些许畏惧的情绪。回顾从开学到现在的这段时间,我成长了很多,学到了很多,但是仍然有很多没有适应的方面,每天依然会遇到不同的难题,比如做不到全面而合理的时间管理,或者对学校的校园布局仍不熟悉,时常找不到选修课教室等等。但是我们的故事才刚刚开始,来日方长,未来可期,我们当以积极的态度面对任何迎面而来的困难,不畏惧,不退缩,永远乐观,永远坚强。

从作为新生第一天踏入校园直到现在,我渐渐与这里的一切建立起一种神秘的联系,延安的文化与延安人之间产生了共鸣,在我的成长中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记。我们有着鲜活的底色,将在延安校园里继续学习求索,怀着一颗勇敢而坚定的心,一步一个脚印,不论风雨,始终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