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通讯稿:高一7班夏恺妍、高一7班马正萱、高一11班王淳萱

2022学年第二学期如期开学,在新学期伊始,为了帮助同学们应对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高一年级组特意邀请了2022届优秀毕业生范一宁和宋翊麟在年级大会上分享他们在延安学习的心路历程。


讲座中,范一宁学姐分别介绍了高一至高三不同阶段时可能遇到的困惑与解决方案。在谈到等级考试科目的选择问题时,她建议我们要综合均匀的学习,给自己多一点耐心和信心去学习不擅长的学科,避免陷入到恶性循环中,有时付出的努力在成绩上的体现并不是立竿见影的。计划常常赶不上变化,与其犹豫,不如把精力投入到如何学习的问题上。
范一宁学姐也结合自身经历,为我们分享了学习和参与学生工作如何平衡。她回忆起自己在活动中从参与者到组织者的转变,认为学生工作能帮助我们在实践与试错中收获,间接提高了情绪管理的能力,用“见仁见智”四个字高度概括了问题的答案。
学姐的经验分享无疑是为高一的我们打了一针强心剂。正如她在讲座结尾所说的,人生的旅途才刚刚拉开帷幕,怎么度过一段不悔的时光是一辈子的课题,高考仅仅是漫漫人生路上的一个标点符号。唯有调整到积极平静的心态,在尝试中找到合适的学习节奏,发挥好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圆满地画上这个标点符号。


在《生活在延安的N种生活方式》的讲座中,宋翊麟学长总结说,卷王方式、社交方式、个性方式和理想方式组成了延安学子高中三年的学习生活。补课、校内学习和自主学习构建了内卷的不同方式,薄书读厚、厚书读薄又贯穿了整个学习的过程。
宋翊麟学长还分享了自己的学习方法,强调了语文学习的重要性,需多阅读积累。做题方面,他常给自己出数学题,揣测出卷者的意图、出题的规律以更好地应对考试时多变的题型。此外,他还分享了预复习要总览、高效、简单明了,在学习时把知识深挖、变多,复习时把知识总结、变少。
我们还需要与师生相互的沟通,这是建立良好学习氛围的一个不可缺少的外部因素。我们还需要有自己的兴趣爱好来缓解自己的学习压力,学习并不能成为生活的全部。
对于高一的同学,也许自己的目标和理想还处于模糊的阶段,我们应该通过自己的学习、思考和感知活动来让自己的目标日渐清晰,从而明确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不管哪种模式,它们都是相辅相成的,激励着延安学子不断前行,让延安的三年学习生活成为人生最有价值的经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