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星光闪耀,青春舞台绽放
——上海市延安中学高二年级课本剧展演活动顺利举行
在高二学生学农活动的间隙,在上海南郊星光灿烂的夜晚,一场别开生面的高中课本剧展演活动于11月28日在金山实践基地礼堂隆重举行。此次活动由延安中学高二语文组主办,旨在通过戏剧的形式让学生们深入理解课本知识,提升文学素养,同时锻炼学生的表演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活动现场,师生们热情高涨,共同见证了这场视听盛宴。展演的剧目涵盖了语文课本上古今中外的经典文学作品,书页间跳跃的文字通过同学们的演绎绽放出不一样的光彩:同学们不仅重现了经典场景,还巧妙地融入了现代元素,使得古老的故事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高二(1)班带来《雷雨》片段,同学们用鲜明的对白演绎出周朴园的专横伪善,侍萍的善良软弱,四凤的天真纯情,细腻的表演让观众重新思考这些角色充满了人性的复杂性和多面性。

高二(2)班则展示了《雷雨》的结局片段,同学们通过细微的舞台动作和修改的台词,进一步展现了鲜明的人物形象。特别是同学们对于台词的优化,不仅准确地传达了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而且增强了剧本的艺术感染力和表现力。

高二(3)班将课文《与妻书》改编为话剧,将人物的内心独白置于舞台之中,通过增加林觉民的内心冲突,将家国情怀深刻演绎,令观众动容,同时“大家”与“小家”矛盾冲突环环相扣,动人心魄,使得剧情紧凑而引人入胜。

高二(4)班同样带来了《雷雨》片段,同学们聚焦《雷雨》中的冲突,各角色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复杂家庭内部的纷争,阶级之间的对立在同学们的演绎下更加鲜明。这些矛盾冲突环环相扣,动人心魄,同学们的演绎引人入胜。

高二(5)班带来了经典剧目《窦娥冤》,演员们身着丰富的古装,以细腻的演技和深情的对白,将窦娥的悲剧演绎得淋漓尽致。观众仿佛穿越时空,置身于那个时代之中,感受着角色的喜怒哀乐。

高二(6)班将鲁迅的小说《祝福》改编为话剧,演员聚焦祥林嫂的悲惨命运,还原了祥林嫂的悲惨遭遇,深刻揭露了封建礼教对劳动人民特别是底层妇女的摧残和迫害,发人深省。

高二(7)班同样带来了《祝福》片段,同学们的改编更具现实意义,通过幽默诙谐的表演,内涵丰富的台词,具有典型性和象征性的场面,反映了社会的种种矛盾和人性的复杂。

高二(8)班同样带来了《雷雨》,同学们在编排时聚焦“突转”和“悬念”,在舞台上呈现出悬念揭晓时的强大情节张力,演员的对白和动作与情节的突转紧密结合,令观众的情感经历了突变,深刻揭示了主旨。

高二(9)班也同样带来了《祝福》的片段,同学们的改编详略得当,层次分明,关注了祥林嫂悲剧的根源,重点展现了次要人物“看客”心态的荒谬和讽刺,带领观众深入了解封建礼教的危害和人性的复杂性。

高二(10)班将课文《鸿门宴》改编为话剧,展现了一段不同阵营的激烈冲突,整个演出场面恢弘,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演员们用文白夹杂对话和充满张力的肢体语言,完美地诠释了太史公笔法的魅力。

高二(11)班将课文《百合花》进行了改编,呈现出战争年代八路军战士和老百姓的军民鱼水情,丰富的场面和个性化的台词仿佛带领观众回到了革命战争年代,最后战士牺牲的情节让观众获得了精神上的升华。

经教师评委组和学生评委组的打分投票,以下班级和个人获得了佳绩:
总分第一名:高二(10)班
总分第二名:高二(8)班
总分第三名:高二(3)班
最佳剧本:高二(11)班
最佳舞台效果:高二(5)班 高二(2)班
最佳对白:高二(1)班
最佳表演:高二(6)班 高二(9)班
最佳创意:高二(4)班 高二(7)班
最佳男主角:高二(8)班 夏睿
最佳女主角:高二(11)班 张思嘉
最佳男配角:高二(3)班 刘家冉
最佳女配角:高二(11)班 唐子宜
此次课本剧展演不仅是一次文学与艺术的交融,更是一次教育创新的实践。它让学生们在参与中学习,在实践中成长,激发了同学们对文学的兴趣和对生活的热情。随着最后一幕的落幕,掌声雷动,青春的舞台在这一刻绽放出最耀眼的光芒。高中课本剧展演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也为学生们留下了难忘的回忆。未来,这些经历将成为他们人生旅途中宝贵的财富,激励他们在追梦的路上不断前行。
撰文:高二(3)班 陈韫良
摄影:高二(3)班 曹琅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