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校园空气质量(AQI指数):优(24)
|
教师发展丨长宁区卓越教师培育发展中心“体育学科发展室”第七次学习交流活动纪实
信息来源:时间:2025/6/25 16:30:45

2025623日(周)下午在上海市延安中学会议室进行了长宁区卓越教师体育学科发展室2024学年第二学期活动。此次参与主题如何改变教学方式的思考”。参加交流活动的人员有:上海市七宝中学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姚琍老师;区卓越教师体育学科发展室领衔人刘身强老师和全体卓越教师学员。

Part 01主题讲座

活动伊始由上海市延安中学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刘身强老师做了学习交流,主题:如何改变教学方式的思考。刘老师指出当前体育教学存在学生上课不出汗、不喜欢体育课、未掌握一项运动、体育课质量等4个方面问题。接着介绍高质量体育课堂教学模型,包括核心素养目标及适宜运动负荷等三个关键要素,还有完整学习活动等三种教学方式。又提及体育课要动起来,给出10个高质量体育课标准。最后阐述自身对改变教学方法的思考,倡导以学为主、多样教学方法、创设复杂教学情境等,提议在座的各位老师们结合工作思考做好交流研讨。

Part 02 交流分享

1.绿苑小学蔡蕾老师作为体育老师反思体育课带给学生什么?提出体育教学需从传统模式向开放自主学习方式转变。从学生角度,应采用多元化教学,如分层教学、游戏化设计等,让学生从被动变主动;从教师角度,要重新审视传统模式,角色向学习活动设计者转变,在学练赛一体化设计中,教师角色、教育技术运用、评价方式都需改变,以激发学生运动兴趣和培养终身体育意识。

 

2. 江五小学陆君锋老师主要围绕体育教学中跨学科主题学习展开,提及新课程方案实施后跨学科主题学习概念,“双新”课程规定跨学科学习占10%,希望撬动90%的其他教学容学习,思考以体育学科为主联系其他学科落实跨学科主题学习,以滚翻教学为例阐述实施形式,并希望得到专家和老师们指导。


3. 天山初级中学自强老师:结合自身本学期的体育教学工作,围绕三个核心素养开展,包括在运动能力上磨练单一技术及组合练习、健康行为上鼓励自觉锻炼并设置考核等。同时分享了教学方式,如学生互助教学、赛后讨论等。最后提出学生之间差异大及个人在学习方面不系统的困惑。

 

4. 延安中学黄华老师:分享了作为高中体育专项化健美操教师在实践中的思考与经验,包括多维并重的目标设定、分层教学、课堂组织等,同时兼顾高效活力、德育渗透及建立科学评价机制,指出健美操在40分钟课堂里短时间内难以全面呈现学生的综合能力的困惑。

 

5. 市三女子初中施丽娜老师以创新的体育教学方式,从以创育人理念出发,关注未来人才培育;融入信息化,创设智能教学系统;尝试跨界合作及学科跨界;探索家校社医合作模式;强调反思与完善迭代,以满足新时代学校需求。

 

6. 古北路小学金仁杰老师:结合项目组课例,阐述义务教育体育健康课程推进中,以素养导向下从单一技能到核心素养的目标重构,实现从技能传授向素养培育的转型。将教学方式在情境化、游戏化与跨学科融合等方面进行变革,以达到素养落地的成效与启示,还提及项目组在数字技能转化为新型体育器材上的实践与思考。

 

Part 03 专家点评与分享

七宝中学姚琍老师:对各位体育老师将日常教学点滴提炼为学术观点的坚持表示肯定,并赞赏一线教师以科研治学的态度。通过学习交流,感受到长宁教师风采,并总结了成为卓越教师应具备哪些素养品质。

琍老师分享了自己从教35年坚持做体育老师的原因及情怀,从合格到做好的转变。感叹作为体育教师的不易,随着体育受重视,育人方式发生变革,对体育教师要求在不断提高。强调教师要思想纯正、坚守超越、有师者品质,从教研组层面助力教师专业成长。同时和大家一起探讨教育初心,提及体育课堂教学问题,倡导平衡家庭与社会责任。此外,建议体育教师应积极参与学校课程建设、梳理特色、形成辐射和引领作用。 


Part 04 总结

最后由体育发展室领衔人刘身强老师进行活动总结:感谢姚老师参与此次活动和分享自我成长经验,同时表达对长宁体育骨干教师队伍发展现状的担忧,倡导老师们应坚守自我、有追求、发挥团队作用,利用好区卓越教师发展平台成就自我。最后布置了后续的相关工作,趁着暑期好好梳理和完善工作、读书、明确个人目标等任务,拟定研究方向和确立论文题目

 


 撰稿人:孙洁岚

                                                    审稿人:刘身强

                                                    2025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