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积极开拓文明创建的特色项目,取得了丰硕的创建成果。

学校充分发挥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的示范辐射功能。卲毅劼老师积极响应号召,奔赴新疆克拉玛依支教,展现了延安教师无私奉献的精神风貌。北京市教育党工委副书记、北京市教委主任线联平同志带领北京市教委考察团到我校调研教改发展,学校还接待了来自山东、河南、内蒙古、黑龙江重庆等省市同仁的教改交流。

学校的龙头课题《探究学科思想 改善教学方式》(教育部“十一五”规划课题GHB093284)被评为上海市第十一届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201610月获第五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目前在研的市级项目《基于“问题探究”的高中生实践能力培养行动研究》龙头课题也完成全国教育规划课题申报,并即将完成市级项目的结题。

在学校办学理念的引领下,我校教师积极参与市区各类征文比赛与杂志投稿,作为《上海教育》杂志的理事单位,我校孙丹青老师的《中学艺术学科的小班化课程建设初探》、黄焜老师的《化学创新实验室的探究型课程建设》等文章参与“上海市中小学创新实验室建设论文与案例征集评选。物理组、信息组积极参与《上海教育》创新实验室亮点与特色”短文征集。

在长宁区教育学会组织的年度优秀论文评选中,我校教师也以出色的论文,获得多项一、二等奖。

我们的不少科研员、教研组长、学科带头人教师,身先士卒,参与课题的组织管理,并获得佳绩。如孙丹青《中学艺术教育中学生创新能力培育的实践研究》申报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第五届学校教育科研成果。白丽老师的《引导学生构建合适的思维支架》、刘身强《基于高中生体质健康的教学干预实践研究》等论文申报第三届长三角地区教育科研优秀论文。

2016.3刘身强、朱怡佳、詹惠文等老师获“上海市中小学幼儿园应用调查研究方法优秀成果”评比二、三等奖的佳绩。2016.9又有魏佳时、白丽老师认真总结,积极申报,递交了征文。

2015年在“黄浦杯”长三角城市群的年度征文中,我校教师也踊跃参与,获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2016.6又有魏佳时老师参与征文评比。

我校教师积极参与《上海教育》杂志主题征文,在《长宁教育》、《现代基础教育》杂志发表论文。201610月在华师大出版社出版的我校教师教育教学科研论文集《行而思远》中,共78位教师积极投稿,总结自己的经验与感悟,发表论文。这些突破与成果,都得益于在学校办学理念的引领下,我校老师们自觉的理性思考和实践探索。

对于申报上海市青年教师课题的教师,我们建立了互动群,并在每年申报前,开展教师传承式培训,完成或有在研课题的青年教师介绍经验并开展互动式答疑。2016年有4位青年教师课题或市二、三等奖(一等奖空缺),并有谢烨、梁玉洁老师的课题成功立项2017年市青年教师课题。2016《基于历史社团课外活动的历史学科德育研究》、《关于有效整合资源,探索构建育人共同体的研究》等相关负责的青年教师,也主动申请上海学校德育“德尚”系列研究课题申报。

在工会建设方面,延安中学根据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特点和规律,结合我校教育发展的要求和文明创建活动的实际,用时代的要求来审视精神文明建设,用发展的眼光来研究精神文明建设,以改革的精神来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健全创建工作的体制和机制,推进学校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形成教学、科研、学科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学校根据上海市普教系统文明单位(和谐校园)的创建评价指标体系,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上海市延安中学文明班组评选指标体系》,并发放给每一个工会小组,让每一位老师都能熟悉上海市文明单位的创建要求,明确上海市文明单位创建对学校发展的重要意义。通过校文明班组的创建工作,我们深切地体会到文明创建工作不仅需要全体教职员工的广泛参与,更需要把每一件事情都落到实处,只有每个工会小组的成员都能积极投身文明创建活动,学校的文明创建才能蒸蒸日上;只有每一个工会小组都能创建为文明班组,学校的文明创建才能效果显著,才能继续保持全国文明单位和上海市文明单位的荣誉称号,才能推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进一步开展,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办人民满意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