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秉承“延安精神”,做“现代文明”与“文化传统”相融合的优秀延安人”。值得一提的是,“延安精神”根源于中华民族的伟大民族精神,兼备时代发展的优秀品格,经几代无产阶级革命家精心培育,生命力极强。建校70年来,学校始终以“延安精神”为引领,“老老实实办学,呕心沥血育人”,师生齐心协力将“学校发展”融入“优秀传统与现代智慧”,将“实干作风”与“创业精神”相结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学校团委坚持把舆论宣传工作贯穿到活动始终,不断扩大其社会效应,增强影响力和覆盖面,营造“团委主抓、学生参与”的浓厚氛围。在《延安人》报、校园网、橱窗、展板海报、电视广播等传统宣传媒体基础上,利用微信、微薄、人人网、易班网等新媒体传播平台,开展线上微活动如“我的青春我的团”、“特别的爱献给特别的你”、“我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代言”等,传播积极的文化思想,占领学生思想阵地。一学年来,在团学公众号中发文96篇。响应团区委号召,开设今日头条账户,在青春长宁的的矩阵中,第一个发布新闻,抢得沙发,一年来,累计共发文80余篇。
在文化阵地领域,继续传承“科技见长、文体双飞”的校园文化特色。同时积极发挥以团学联各部门为主力的学生及社团力量,打造以“活力之春,火红盛夏,温馨冬日,等为主线的校园文化品牌活动。坚持“文化育人”,利用微博、人人网,“上海市延安中学”、“上海市延安中学团委学生会”微信公众号,推送“二十四节气”、“春节文化展示”、“致青春”等微活动、微宣传;各班级教室设有“班级特色”展示、“真我风采”专栏,走廊墙壁上设置“延安之星”版块。定期开展以“传统文化”为题材的摄影、绘画、书法等比赛,对优秀作品进行装裱展示。同时,发挥寄宿制学校优势,倡导以“和谐、文明、平等、友善”为主题的“宿舍文化节”、“星级宿舍”评比。把语文节、体育节、圆广音乐会、校园歌手大赛、延安吉尼斯、艺术节、国学社汉服节、古诗文大赛飞花令”礼义周等传统项目精细化,让艺术节文艺汇演、民乐音乐会、义拍义卖会等活动走出校园与兄弟学校分享交流,展延安风采,拓宽学生视野。
学校举办社团文化展示周活动,评选并积极宣传校“明星社团”。同时,将校园文化活动成果通过网页、黑板报特刊、年级橱窗、报等宣传阵地以各种形式展现,营造积极校园文化氛围。在纪念中华传统节日,学校在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和春节,这几个节日开展纪念活动,组织青年学生到龙华烈士陵园扫墓;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带领学生到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和雨花台考察,进行纪念先烈和爱国主义教育等活动,端午在校内以班级为单位纪念屈原、春节组织教职工唱响爱国歌曲,弘扬中华文化,激励师生发扬爱国主义精神。
有效利用好校内外资源,以延安讲坛、延安电视台、校园网、走廊视频、晚间收视、《延安人》校报、延安微信公众号推送、周四晨会等为平台,邀请校友、专家进行科学、文艺、人生等系列主题讲座,营造良好学术、人文氛围,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人文素养和创新精神。实践证明,这些活动深受学生欢迎,学生的满意率达到百分之九十以上。延安文化阵地是学生陶冶情操、美化心灵的阵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