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延安中学坚持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学校“自信、自主、自立、自强”的“四自”校训为抓手,提炼“延安精神”融入学校生活,构建了“一体两翼三延伸”的“四自延安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教育课程体系。其中,“一体”为以课堂主题教育课为主体,学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二十四个字融入到学校平日的班会课等当中,坚守课堂主阵地,优化社核学习的方式和内容。
“两翼”是以主题仪式教育和主题实践教育为两翼,围绕重要时间节点,针对高中生成长成才规律,设计安排系列主题仪式教育活动和主题实践教育活动。
主题仪式教育课程
|
“自信”信念(爱国):
|
“清明”英烈祭扫仪式
|
“五四”主题系列活动
|
“一二九”主题系列活动
|
十八岁成人仪式
|
“自强”能力(敬业):
|
寻访退休延安老教师
|
走访优秀岗位能手
|
生涯指导系列课程
|
职业一日体验活动
|
“自主”成长(诚信):
|
诚信主题教育课程
|
社会课题调查
|
“自立”品格(友善):
|
“三五”志愿者宣誓仪式
|
主题实践教育课程
|
“自信”信念(爱国):
|
学军
|
南京社会实践
|
东方绿舟军政训练
|
井冈山社会实践
|
学农
|
延安社会实践
|
|
|
“自强”能力(敬业):
|
寒暑假社会寻访
|
职业一日体验
|
大学城参观
|
|
“自主”成长(诚信):
|
南京一日课题研究
|
学农农村课题研究
|
井冈山课题研究
|
|
“自立”品格(友善):
|
盲童学校参观学习
|
高中生志愿服务
|
|
|
|
|
|
“三延伸”是指根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题,将教育和践行活动延伸到社会、延伸到家庭、延伸到网络,保证了社核学习的对象全覆盖、时间全覆盖。家、校、社良性互动是开展活动的关键环节。我们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作为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网络的有效载体。一是学校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时,建立一批适合延安学子学习成长的社会实践点,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服务、在服务中奉献,学校目前已和20多家社会实践基地签约,共发布60多个志愿服务项目,参与人次超过2700人次,今年以来学生累计志愿服务时间近24000小时。二是有效调动家长资源,邀请一批家长作为校外辅导员,参与、协助学校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如家长开放自己工作单位,让学生参与职业体验等,同时积极发挥家庭教育作用,通过家长的言传身教,巩固学习成果。三是主动连上互联网+,利用网络平台开展网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讨论、好书经验分享、微信公众号线上线下的互动,充分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
上海市延安中学在这一年中利用申报“2017上海市中小学行为规范示范校”的契机,继续积极践行新“七不”规范。各班级、团支部利用重要时间节点踊跃投身到文明交通、文明旅行、文明居住、文明用餐、文明上网活动,比如在学校期间学校开展了光盘行动。新年伊始,万物复苏。自管会新学期的工作以历来的“光盘行动”拉开序幕。《悯农》中“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诗句可谓人尽皆知,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通过光盘行动,同学们节约粮食的意识逐步提升,爱护环境意识日益增加。同时,各团支部利用假日时间在网上积极开展文明上网活动,通过制定文明上网的规则,逐步引导同学正确、合理、健康地使用网络。
学校还积极践行新“七不”规范,积极鼓励全体教工和学生参与文明交通、文明旅行、文明居住、文明用餐和文明上网等主题修身行动,促进师生的文明素养提升,展示延安教工和学子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