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打造“发展性”的教师团队,坚持发扬“老老实实办学,呕心沥血育人”的治校精神,十分重视教师队伍的规划与建设,制定了《延安中学师资队伍发展五年规划》,建立了师德建设和团队发展的保障机制,帮助教师规划发展路径,指导教师教育教学实践。
    学校坚持“走进延安门,就是延安人”的传统,对教师个人提倡师德为先,鼓励冒尖;对教研组、年级组倡导团队协作,共同发展;对学校教师队伍建设从制度建设、师德培训、师德研究和师德考评等方面着手。开展评比和表彰活动,建立教师专业成长的奖励机制,激发中青年教师发展的内驱力。鼓励教师冒尖,形成在市区有一定影响的优秀教师群体。学校涌现了不少“敬业、奉献、科学、协作”的教研组团队,形成了“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冒得出”的良性循环机制,建设了一支可持续发展的教师队伍。物理教研组获得上海市2015年优秀集体的荣誉、英语教研组、政心教研组获得市区优秀集体的荣誉。
    学校还强化科研意识,加强课题研究。2015年开始以市级课题《基于“问题探究”的高中生实践能力培养行动研究》为抓手,促进教师多层面、多渠道培训活动的开展,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分层培训,搭建发展平台,为不同发展阶段的教师规划发展路径。学校实行一年内上海市见习教师规范化培训制、三年内导师团专业带教制、五年内“教学新秀”平台,10年内“教学能手”——“优青项目”平台专业导师制、骨干教师科研任务制、专题化、课程化的班主任培训制度。学校以制度确保不同类别教师有发展的空间,倡导“有作为,争地位”的教研意识,使教师主动融入专业发展教研环境,提升专业发展的自主意识。学校为青年教师配备专家导师,精心指导教学实践。各教研组层面全面开展以课题引领的教研活动,开展有效课堂教学行动策略研究。
    学校一贯重视抓好班主任队伍建设,已形成延安中学的班主任选配、聘任、培训、考核、评优制度。根据教育处编制的上海市延安中学班主任校本培训课程纲要(“2015—2016年度继续执行”),开展课程化、专题化的班主任培训,确保了班主任培训的系统性和计划性。通过班主任培训这个平台,开展各种有针对性的思想教育、理论学习和工作技能培训,使班主任能更好地担负起教书育人的重任,不断促进班主任等德育主力军队伍的建设。学校德育高级教师王谨老师做了学生发展指导专题讲座,有效提升了我校班主任对开展学生指导工作的认识;教育处还邀请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管理学系李伟胜教授与全体班主任进行交流座谈,分享通过民主交往实现双层目标 ——“智慧型班主任”的专业选择 ,给班主任指明了如何做好班主任的方向。2015年结合区德育年工作部署,教育处推荐四位老师参加2015年上海市中小学班主任骨干培训班。高一高二年级组分别就如何上好主题教育课和主题班会课开展了交流研讨会。通过系列培训磨砺扎实的班主任基本功。总之,学校高度重视班主任队伍建设,结合学校班主任队伍年轻化的特点,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分层次、多类别的班主任培训活动。既有知识的系统学习,又有案例分析、心理疏导,内容生动,形式活泼,班主任们能积极与主讲人面对面交流,共同探讨,使学校德育工作更具实效性。通过每月一次的班主任理论学习的培训,创设的班主任沙龙活动,班主任们可以近距离的与专家、退休教师、同伴交流座谈,可以在宽松的环境中相互答疑解惑,互相交流,分享经验。这些有针对性地,有效地培训活动使许多班主任尤其是青年班主任在思想上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他们觉得开阔了视野,拓宽了思路,提高了理论修养和专业化水平。时代在发展进步,教育也在不断改革创新,原来的教育观念已不适应新时代的学生。听了专家的讲座后,新老班主任们都懂得了要努力更新教育理念,要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去思考,采取有效的教育方法和策略,因材施教,与时俱进。常态化的每月一次的班主任培训,培养了一支热爱学生、爱岗敬业、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又懂得科学管理的班主任队伍,有效提高了班主任的育德意识,确保德育工作的有效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