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校园空气质量(AQI指数):良(59)
|
校园之星
您的位置:网站首页 >> 校园之星
校园之星
大家好,我是来自高三(11)班的朱颜辰,很荣幸获得“延安之星”的荣誉称号。 在学习上我认真、严谨。课堂上我积极参与互动,重视学习态度,课后我认真完成作业,积极向老师请教问题。在多次考试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除校内学习外,在科普英语竞赛中我也斩获名次。 在校园的学习生活中,我尊敬师长、团结同学。每当课后做题过程中看到了有趣的题目抑或是题目解答过程中有值得学习的地方,我都会整理下来并第一时间分享给身边的同学,与同学们共同营造了一个互帮互助、共同进步的良好班级氛围。 在学习之余,我积极参与各种活动。在校运动会及篮球赛中都取得了成绩,特别是在本学期的篮球赛上初试锋芒,成了班级队伍中的核心,带着球队披荆斩棘。 获“延安之星”称号不仅仅是一份荣誉,对我来说更是前进的动力。在不断地总结中,我发现自己还有诸多不足之处有待提高,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会带着这份动力积极进取、砥砺前行成为更加优秀的自己。
你好,我是高三四班的余沛键。不知道能为你解决什么问题,但希望能为你找到什么答案。 在平时,我和大多数正常的延安学子别无两样。名义上担当班级的英语课代表,但总是操着一口蹩脚的口语,相比之下,我还是觉得当年级分会检查大家的眼保健操更有意思。我有一定的上进心,在该学习的时候知道要学习,但上进心也不多,干完该干的事就去到处逛和玩。也许我还可以更进一步,但我的生活一向不是安排的满满当当的学习工作。 然而我的内心也并非没有一团熊熊燃烧的赤焰。在生活变得棘手时,我渐渐私底下找些摇滚来听,通过顽强地自我重建对抗生活给我的迎头痛击。我也会打两手牌,但不只是两手牌,只有在牌桌上对位强敌,激烈的思想对攻才能让我感受到我是一个活生生的在思考的人,体会到“竞争”这个词的多面性。我们的视域不应局限于眼下的学习,而是该意识到生活意味着更多更多。打牌算是我的生活,但我的生活也已不止是打牌。 我是一个有着双面性格的人。我可以在平凡的时候打出一手出色的扑克牌,但是在非凡的时候,却可以让自己变成一张万能的百搭牌,适应不同的场合。我喜欢把自己比作一张半明半暗的牌,因为这样可以让别人永远猜不透我的牌面,不知道我手里是否有王牌。但是,我相信只要乘着人生的势气而下,就能够不断提升自己的牌力,成为一张不可替代的牌,有用于任何时候——做好我们该做的自己,就已是在成就一个不凡的人生。希望我的分享能与各位产生些许共鸣。
大家好!我是高三(11)班的龚格全,很高兴成为延安之星。我在延安学习7年了,深深地为自己是一名延安人而自豪。 延安给我提供了丰富的课程、实践经历和综合学习的机会。在这里,我找到了我的兴趣点,并且有机会多次开展课题研究。我经历了两次网课,而我的课题也从这最初的困惑中萌发,形成,完善,经历了三个版本的提升。从最初的《基于学生对慕课平台需求差异分析的个性化学习资源指导》,到《 “停课不停学”期间在线教学难题溯源及优化策略》,再到后来的课题《中小学在线教学难题溯源及未来发展策略》,我不断聚焦,深入,优化课题研究,最终获得未来杯一等奖。学校的基础课程,先修课程,以及跨学科的拓展课都给了我必备的知识和技能,多位指导老师关键的点拨都使我受益匪浅。 三年来,我一直担任班级的劳动委员,能带领同学们打扫教室,为创造干净整洁的环境出一份力,是我的责任。感谢各位同学的配合,我们班三年来的卫生检查从未被扣过分,为此我感到自豪。 参加学校“一二九”活动,我担任主诵,台词比较多,我需要全方位地呈现慷慨激昂、自信达观的五四青年形象。准备时,从背稿到表情,我一句一句细抠,体会诗歌所展现的中国青年“面对困难挫折撑得住,关键时刻顶得住,风险挑战扛得住。”的形象。结果,我顺利完成了任务,而我们班级的表演也获得大家的一致好评,在全年级11个班级中名列第2。 在延安,我更加坚韧,积极向上。
大家好,我是高三10班的杨诗怡。 我乐于为班级服务,参与集体活动,认真对待学业,踏实学习。 这一学期,我担任了班中的宣传委员,负责布置班级展板,收集每位同学的开学展望,放入信封,订上板报,这期汇集全班同学心血的板报,在这个学期荣获了优秀板报。疫情期间,多次参与线上的班会策划,开学以来,负责统计班级测试核酸的人数。 在各学科学习中,上课积极思考,下课及时向老师请教,解答疑问,在认真完成作业的同时,重点复习英语,回顾上课时的笔记,同时,不放松其他科目,扎实学习,及时回顾,开学以来,成绩稳中有进。 能够成为延安之星,我深受⿎舞,也十分感动于同学们和老师们的认可。在未来的⽇⼦⾥,我会继续奋斗,在班级中发挥作⽤,在学习中取得进步,不辜负自己多年的努力,奔赴星辰大海,实现自己的理想。
大家好,我是高三九班的李嘉鸣。很荣幸被评选为本次的延安之星。三年以来,我在班中一职担任历史课代表一职,认真进行作业收发工作并在历史学科学习方面给予同学力所能及的帮助。我的涉猎广泛,尤其爱好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我认为,学习的目的不仅仅是进入一所理想的大学或是增长自己的知识,更是在其中找到乐趣与意义。我相信,不同学科之间是相通的,爱好、致力于某一学科也会裨益其他领域的发展。在第十九届“叶圣陶杯”全国中学生新作文大赛中,我的历史题材微小说作品荣获省级一等奖。此外,我在第十五届“地球小博士”全国地理科普知识大赛与2022年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中均有斩获奖项。在学习生活之外,我参加了校合唱团,参与了校艺术节与区级展演活动。我还参加了校历史社,在高二学年担任社长一职,策划了多次社团活动。这些活动不仅缓解了学习生活的紧张,还令我受益良多,掌握了多项技能。进入高三以来,在春考的紧迫感下,我按照自我要求进行较为合理的阶段性规划与时间规划。随着计划的不断进行,我取得了一些可喜的进步,但也更加充分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列夫·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中有这样一段话,“为了获得幸福,你必须相信幸福是可能的。”尽管高考的压力扼着我们的咽喉,使我们迷茫过、崩溃过,但是我们不能不辩证看待自己的能力与潜力,坚信着自己的可能性并为之奋斗着。鲁米曾经写到,“像一个勇士一样,在沙漠中插上属于你的旗帜。”。尽管未来覆满迷云,但是我们不能不,也必将走向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