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好,我是来自高三(1)班的沈哲萱,在班级中担任班长和数学课代表两职。
作为班长,我能够管理好整个班级,组织各种活动,也会合理安排时间,兼顾班级和学习。作为数学课代表,我及时收发作业,登记缺交情况,是老师的好帮手,也能为同学们答疑解惑,有我不懂的题目时,我也会询问老师和同学,不惜一切把题目搞懂。
我活泼开朗,思想上进,在学习上有目标,有决心,能行动,有着自己独特的学习方法,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促使我的成绩不断地提高。在高三开学的摸底考中取得了年级第14名的成绩,没有辜负自己的努力和老师的栽培。
我对生活充满热情和好奇心,喜爱音乐和舞蹈。音乐能治愈人心,当我处于悲伤、焦虑等负面情绪时,弹一首钢琴曲或拨弄古筝的琴弦能够使我放松下来,平静自己的内心,以阳光的姿态迎接挑战。身边没有乐器时,跳一支又燃又炸的舞蹈来发泄一下情绪,心情就会顺畅起来。
我很荣幸当选这次的延安之星,我会继续努力学习,争取成绩再上一个台阶,也会不断完善我自己,成为我想成为的人。希望我这颗“星”能够照亮别人前进的道路,为他们指引方向。
|
|
|
吴瑾辉老师在延安中学数学组工作二十二年,她虚心好学,工作踏实,勤奋积极,以身作则,在教育教学和教研组建设上都有很大的突破,逐步成长为学校、长宁区和全市的骨干教师,受到领导、老师和同学们的广泛好评。
吴瑾辉老师的课堂教学注重学生的主动思维,注重数学知识的形成和发现,注重老师的引导点拨和学生的研究探索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她积累了丰富的课堂教学经验,也参加过许多次教学比赛和公开课展示,曾经获得长宁区教学评优一等奖,上海市教学评优一等奖和全国优秀教师评优一等奖。她常年把关高三教学。她潜心研究高考命题,完善高三校本教材。在教学科研方面,她立足教学,依托课题,深入开展教学科研。
数学教研组建设中,她善于发挥老教师的带头作用,积极调动中青年教师的积极性,努力营造团结和谐的组风。
吴瑾辉老师在教师这个岗位上努力着、耕耘着,用自己的勤奋和智慧实现着教书育人的朴素梦想。
|
|
|
陆公宇老师是一位受人敬爱的老师。他热爱教育事业、工作起来很有激情。他为人和善、无论对后辈同事还是学生,都很呵护。他言辞幽默、常常在谈笑间为人答疑解惑。他博学多才,除了教书,他还会写作、弹奏、唱歌、朗诵、绘画、篆刻、摄影、品茗、煮咖啡等等。孔子所说的“君子不器”在他身上是完美的体现。多年来对教育理念的积极思考让他始终从“育人之道”的层面去探索教育实践,而广泛的兴趣爱好让他视野开阔,心怀宽广,不被专业所局限。同时,每当看他做事时的状态,我又深深体会到老子名言“生而不有,为而不恃”的内涵。陆公宇老师只是顺从自己热爱教育的本心去完成自己该完成的使命,至于做事所来带的结果,他从不多考虑。他是一位认真做事的老师,他也是一位不求回报的老师。所有的热爱,在他投入教育事业时,就已经得到了最大的报酬,而是否有所认可与收获,他都处之泰然。一句话总结,同事们从陆老师身上看到了“以出世的精神做入世的事业”。
|
|
|
刘天彬老师热爱教师这一神圣职业,始终坚持爱岗敬业,用心做自己深爱的教育事业,不断超越昨天的自己,治学严谨,积极向上,乐于奉献。两次获得上海市教学评优一等奖;教学设计获生物学全国学术年会评比一等奖;被聘为上海市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第二期工程高中《科学》教材日常修改工作评价专家;所带班级荣获上海市先进班级集体;他还曾荣获区园丁奖、区优秀青年人才、区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两次荣获区先进教学工作者,长宁区学科带头人,上海市生命科学德育实训基地学员,第四期名师基地学员。
刘天彬老师深知自己的言行举止对学生成长有着深远的影响,无论课内课外校内校外,在各方面都严格要求自己,做到身正为范。既严格要求学生,又尊重学生的人格与个性,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多年来他和学生一起认识生命、探索生命、感悟生命,师生关系融洽
他深爱着自己从事的教育事业,深知对教育教学的科学性和艺术性的追求永无止境,所以要一直保持积极上进之心,不断学习、努力提高以期更好地完成工作。争取“做有思想的教师,育有理想的学生”!
|
|
|
刘身强老师,中学高级体育教师,从2003年开始担任学校总务处副主任,分管安全保卫,担任多届工会委员,体育组党支部书记等职务。他热爱教育工作,以多培养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为己任,在工作中认真踏实,不断争创佳绩。作为一名党员教师,他对自己严要求,高标准,树立全心全意为师生服务的思想,努力提高自身理论和实践能力。同时积极发挥党员先锋作用,关心身边的教师和学生的健康成长。
为了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和体育课质量,他带头与组内教师一起积极开展课堂教学研究,包括学生体能、体育课运动负荷、体育锻炼等。近些年他独立完成市级课题3项,区级课题1项,参与市区级课题多项,发表论文20篇。2012年5月至今连续3次担任区教育系统第六、七和八轮学科带头人,领衔项目,第八轮被评为优秀学科带头人,目前继续带领团队研学、研课,不断践行。
|
|